新闻中心 /News
球速体育官网晋江实幼:打造“运动即课程环境即教育”独特生态
在“越野”赛道上玩“跑酷”、手脚并用爬过障碍墙,在悬吊器械上奋力荡起身子、抓住一个个吊环直至完成通关,在体操垫上独立完成头手倒立……近日,在晋江市实验幼儿园内,萌娃在阳光下挥洒汗水、尽情运动的欢乐场景,成为“让孩子们动起来、玩起来、笑起来”理念的生动注脚。
儿童体育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基础,也是培养幼儿终身健康行为习惯的重要时期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,要加强青少年科学健身普及和健康干预,让年轻一代在运动中强意志、健身心。
作为“晋江经验”发源地,晋江既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热土,也是充满活力的体育城市,“始终坚持在顽强拼搏中取胜”“爱拼才会赢,敢为天下先”的奋斗精神深入人心。
“我们将爱拼敢赢、拼搏向上的城市品格融入育人理念,以健康第一为核心理念,构建‘运动即课程,环境即教育’的独特生态。”晋江市实验幼儿园园长陈丽坤表示,作为福建省示范性幼儿园,该园与华侨大学共建设立“陈洪淼博士幼儿体育研究室实践基地”,借助专家入校专业引领,在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与学前教育规律前提下,以培养幼儿运动兴趣、提升幼儿运动素养为目标,让幼儿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、增强体质、健全人格、锻炼意志。
“森林探险岛”“榕树丛林谷”带来探索野趣的刺激体验,幼儿在这里可以玩泥巴、球速体育网址骑平衡车、滑草、攀岩,尽情穿梭追逐;“灵宝游乐园”“风车游戏园”里有滑梯、球速体育网址滑索、风车,挑战幼儿的胆量与勇气;“趣味草坪地”满足幼儿在草坪上放肆“打滚”的愿望……在晋江市实验幼儿园,10个精心打造的户外体能生态运动区,成为幼儿自由、自主、自发参与运动探索的欢乐天地。
“孩子们喜欢什么样的运动环境?老师们喜欢在怎样的环境下进行师幼互动?幼儿园要怎样实现孩子们和老师们的心愿?”陈丽坤园长告诉记者,通过收集全园师生的意见建议,“以儿童本位为出发点,打造一个富有童趣的生态式儿童运动环境”的共识应运而生,“我们因地制宜,充分挖掘学园每一处空间的独特价值和多元功能,以自然化、场景化、童趣化理念打造户外生态式运动环境,让幼儿自然而然地爱上运动。”
近年来,面对城区幼儿园普遍存在的场地局限,晋江市实验幼儿园创造性采用“平面分层、立面开发、动态重组”的“三维拓展”策略,将户外运动面积从2016年的1970平方米,提升到当前的3780平方米,实现人均户外面积5.8平方米。
“在实现空间拓展的过程中,我们在华侨大学幼儿体育专家陈洪淼博士团队指导下,精准投放户外体能运动器械,科学推进幼儿体能运动的发展。”陈丽坤园长介绍说,市面上的运动器械基本都是面对成人使用,学园根据场地空间和幼儿的身体发育特点,通过设计定制实现运动锻炼精细化。比如,篮球架能根据不同身高的幼儿,精准进行篮筐升降;悬吊器械根据幼儿臂展、身高设计轨道等,在有效提升幼儿运动能力水平的同时,也保证了锻炼的科学性、安全性。
近日,晋江市实验幼儿园对全园幼儿进行一分钟跳绳活动测试,其中大班段264个幼儿一分钟跳绳次数达到100次以上的超过40%,接近小学一年级水平,其余年段幼儿基本都学会连续跳绳,实现幼小无缝衔接。
“跳绳、骑自行车、体操等技能都是学园孩子在园期间必学必会的。”陈丽坤园长介绍说,现在有很多成人不会骑自行车,但实际上学骑自行车最好的阶段是在幼儿园,为此学园让孩子们从小班学骑带两个辅助轮的自行车开始,再过渡到骑一个辅助轮的自行车,最终学会骑没有辅助轮的自行车,“幼儿园的孩子模仿力、竞争心特别强,只要有一个孩子会骑车,别的孩子就会兴冲冲地跟上学会。”
为促进“园本体育”活动的高质量提升,更科学有效地提高教师健康活动的教学能力,实现专业资源和科学经验的共享共融,晋江市实验幼儿园从2016年起就与华侨大学体育学院陈洪淼博士团队合作,长期开展幼儿园体育课程开发。
“我们发现孩子们冬天带棉被进学校后,本来应自己提到教室,但很多孩子手上没力气拿不动,需要家长们帮忙拿到教室。”陈丽坤园长告诉记者,发现这个问题后,园方意识到要在体育运动中强化幼儿握力、体能方面的锻炼,便依托陈洪淼博士团队的专业能力,根据幼儿生长发育和心理特点,采取“专家评估、科学设计、长期跟踪、球速体育网址及时调整”模式,由专家兜底来开发运动项目和课程。
比如,体操课程以往只是幼儿简单地玩些器械,陈洪淼博士团队对学园体操区域一体化设计后,幼儿用身体动作演绎“五里桥”造型、创编啦啦操等游戏化、场景化教学安排,快乐、有趣地学会体操技能。
“全园都是运动场地,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和挑战。要让孩子们学会生活化体育技能,就得先从老师抓起。”陈洪淼博士介绍说,以前的幼儿园上体育课是老师带着孩子玩,现在要做体能训练,“这就需要我们给老师进行专业化培训,提升老师的专业技能、组织水平,实现让老师从会上体育课,到会带孩子科学运动的转变。”
与晋江市实验幼儿园共建设立“陈洪淼博士幼儿体育研究室实践基地”以来,陈洪淼博士始终把教师团队的培养当成关键,从体育活动的组织开展、幼儿专注参与的激发引导、体育运动的安全守护、动作要领的科学示范等入手,让学园教师全面接受专业培训和实践指导,掌握教导技巧和保护意识。
此外,学园教师每周在班级开展体育集体教学,撰写教案及反思调整,每学期通过不同层级的体育观摩课,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又具有游戏性、情境性的集中活动,幼儿在充满童趣的运动环境中掌握受用一生的运动技能。
作为泉州市中小学“名优校+”教育发展共同体建设领办型学校,晋江市实验幼儿园正加快构建独特经验输出模式,比如在课程孵化上,将“园区定向运动”模块化,供分园结合嘉天下小区地形二次开发等。
近期,由华侨大学完成的晋江市实验幼儿园2024年秋与2023年秋体质测评报告出炉,从身高、体重、BMI、立定跳远、15米绕障碍跑、双脚连续跳、握力、走平衡木、体前屈等项目开展体质测评数据收集和对比分析,并提供幼儿体育发展专业化建议。
以握力项目测评结果为例,学园中班、大班的男生和女生2024年的握力成绩相比2023年均有显著提升,且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逐渐缩小。在幼儿握力提升的背后,2024年学园重点加强对幼儿手部肌肉和握力的训练,如通过握力球、抓握游戏等方式进行锻炼。报告提出建议,学园应特别加强针对女生的握力训练,要采用多样化训练方式,如游戏、竞赛等,激发女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。
“作为华侨大学在全省开展幼儿体质监测的首家幼儿园,我们每年都会对晋江市实验幼儿园的学生开展常态化体质测评,选取平衡性、身体协调性、手部灵活能力、耐力、力量、协作能力、团队意识、照顾同伴等身体及心理评量指标,采用单项评分和综合评级的方式进行专业、精准的监测,为下阶段幼儿运动体育方面的环境器械、方式方法的调整提供参考依据。”陈洪淼博士介绍说,根据测评结果,他们坚持精准补缺,开展教学创新、模式设计、环境改造等细节打磨工作,“比如孩子上肢力量不够,我们就开发悬垂器械,很多孩子从一开始只能干挂着,到最后能攀爬通关,上肢力量得到明显增强。”
截至目前,晋江市实验幼儿园与陈洪淼博士团队共梳理形成动作发展、长绳运动、跑步运动、球类运动、单杠运动、跳箱运动案例集一本、案例影像6套44节、发表论文19篇、开展公开课15节、讲座4场。
“除了强有力的专家引领保障,我们还充分借助AI系统,研究分析实践中形成的幼儿体质测评数据,让测评结果更有意义、有价值。”陈丽坤园长介绍说,学园围绕体育核心素养的三大维度,从运动能力、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方面,对幼儿每一天的户外体能运动情况进行记录和观察,借助AI视频分析技术,为每个幼儿形成身心状况、动作发展、生活习惯和能力、学习习惯等指标评价。
此外,每个班级也以运动故事的展示、运动小达人的评选以及运动小话题的讨论等方式,培养调动幼儿的运动兴趣,让他们养成终身运动的好习惯。
目前,晋江市实验幼儿园根据多年来坚持开展的体质测试结果,创新设立“基础+特色+个性化”课程模型,为幼儿建构了一套立体、多元、完整的运动路径。
其中,“基础课程”聚焦体育集中教学活动,设置涉及全体幼儿的“园本体育”教学课程;“特色课程”包括每日晨间运动游戏、年段体能循环、园区定向运动,幼儿根据自身能力和兴趣选择对应游戏项目,并在不同年龄段设置具有“探索性、挑战性、创造性”的运动;“个性化课程”包括体育文化节、觅•四时特色项目、亲子户外探险,集合家园社资源,开展各类户外体育运动,培养幼儿的拼搏精神、意志品质。
“爱运动的孩子,眼睛会有光。今后我们要持续探索创新幼儿体育教学新模式、新路径,让孩子们在运动中发现学习乐趣、在运动中磨炼意志品质、在运动中身心健康成长,在奔跑跳跃间获得终身受益的成长力量。”陈丽坤园长坚定地说。(张雪清陈金兰)